埙和大提琴的倾诉-The Day I Lost My Love(决别)
来自:大众论坛-大众社区 作者:yyytq
这首The Day I Lost My
Love(决别)选自雷恩•寇伯的《心灵秘境》专辑。这张专辑是凯尔特音乐史上最辉煌和经典的作品之一,它风味纯正,深邃的内涵让我们充分领略凯尔特音乐的风采----不只是优美的旋律,还包括那传说中的心灵秘境。雷恩•寇伯被誉为“当代第一魔笛手”,是具有德日混血血统的加拿大音乐家,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,主修表演。曾受邀至全球16个国家登台演出,发行过八张以上跨国专辑。擅长十数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管乐器,包括长笛、低音长笛、爱尔兰横笛、中国竹笛、日本常规筱笛和龙笛、一便士哨笛等。1992年,受邀为谭咏麟双白金专辑《情人》创作一曲《有泪不轻流》,荣获香港最佳作曲人奖殊荣;他的创作《Takaino》亦曾被罗文改为《始终你最好》。电影配乐方面,他也为国际知名导演李安的《冰风暴》、《与魔鬼共骑》献上佳作,此外也在吴宇森导演的《至尊黑捷克》中有精湛的配乐演出。
这是首很多人都喜欢的曲子,它表现了凯尔特人面对死亡的特别方式,他们相信人可以复生,可以跨越黄泉地狱重新回到爱人的身边,尽管关于复生魔法的传说在凯尔特的文化中时有所闻,但在面临诀别的一刻,这份不舍的企图,总还是转变成深深的期待。
钢琴的声音在这里被作为一种背景干净、淡然,一直在静静舒缓地行进,偶尔会有一两个高音,仿佛黑夜中一个静坐的人,忽然明亮起来又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神。埙(或风笛)
低沉地反复地诉说,是无奈吗?失去常常在无意中、在无可挽回中,这无奈里有一种柔情。大提琴出现的时候,忧伤变得热烈起来,拉长的音符在悠扬中开始进入忧伤的核心,真正的忧伤是一种淡而深藏的东西,而在这忧伤中,人沉寂下来不作他想。相信轮回吗?按照物质能量守恒定律来说我信!那么.....我也信。
这首曲子一直,一直听,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,从开始知道它起足足听了三年。今再次翻出它们,翻出很久前的一段文字,翻出一个走不出的泥淖,一时间有些眼湿。这一刻,唯有心凝形释,让眼滞留在一片散光的境域里,用世上最轻最软的语言,把我浇得淋漓尽致“人皆向往自由,却无往而不在樊笼中。”换句话就是说:人总是讴歌美好,却不幸每每与失望相邻。
如果说生命适合用四季来比拟,那么这首曲应是属于冬天木叶凋零,寒凝大地,在静默中奏响的是一阙寂灭和轮回的乐曲。安祥而神秘。“他提前进入了自己的冬季。”哪位诗人的吟唱无不道出了人生的无奈,这样的语句,没有任何悬念和冲突,在外表的恬然自若后,那不足与旁人道及的惶惑和哀伤、不可收拾,足以显现一次次无望的空蹈,然,生命仅只有一次。
“火焰黯淡了,在本应炽烈燃烧的时候。”“你的梦开出花来了,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,在你已衰老的时候。”面对这些,你还能微笑依旧从容?我只剩庸常资质。其实,提前进入冬季的人,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得多,什么都不想做了,只想静静地坐着,身边嘈杂、纷乱的一切都已消退,而我是那样地渴望音乐的蔓延,在它的世界里我听风、听雨、听岁月淡淡磨过。
真正的忧伤是一种淡而深藏的东西,它的隐现完全可以脱离具体的情节和环境。如果世间确有优雅一说,那么这支曲子表现的就是一种优雅的忧伤了。
每个人的内心深处,都有一个自己的角落和空间,不大足以让自己心灵驰骋,不奢华却足以让自己迷醉,这是我们自己的秘密小屋,心灵秘境,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畅游,静静的聆听来自心海的气息。
埙和大提琴之间倾诉着一个心底深处的主题。间或,幽深的埙声在轻声倾诉;间或,低沉的琴声在独自呢喃。深情的旋律在轮奏中应和着,交谈着……
大提琴的变奏衬托着埙那略带气流声的自语,埙声的忧郁中流淌着提琴的柔情,提琴声的纯净中又穿透出埙的寻觅,回旋往复的旋律……
一支忧伤的曲子,一种优雅的忧伤……音乐是心灵的终极慰籍。
原文地址:http://bbs.dzwww.com/viewthread.php?tid=16778911

|